从默写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从默写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作者: 郑州五中 李天勇
我在语文课上多次让学生默写“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其中有两个学生均把“徒”写成“陡”,我很吃惊,于是就把“徒”写到黑板上纠正,后来又让这两个学生默写,他们依然写成“陡”,我问他们为什么,他们说小学以来一直这样写,如果不是指出来,以后还会这样写。让学生默写“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学生居然把“哀”写成“衰”;让默写“山清水秀”、“礼尚往来”、“锦绣河山”、“无上光荣”,有许多学生把“清”写成“青”,把“尚”写成“上”,把“绣”写成“锈”,把“上”写成“尚” ;让默写“目不暇接”,许多学生把“暇”字写成“目”字旁;让默写“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许多学生把“琵琶”写成“琶琵”。一届又一届学生均有这种情况。究其原因是“一直这样写”。其实这里包含着长期以来学生认为“这样写”就正确的意思。深深思考,这与学生学习不认真、不细心的学习品质(学习品质是非智力因素)有关,而与学生的智力因素关系不大。
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诸多非智力因素严重地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其中学生的学习品质决定着学习的有效性,也可以说,学生的学习品质是学习的有效性的先决条件。学习品质是指在学习行为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心理特质,主要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在学习中表现出的意志品质等。我们常常说学生的学习品质差,并不是说学生的思想品德差,而是说学生的学习品质有缺陷,上述的默写就是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品质缺陷——不细心、不认真——的具体体现,以致于长期形成错误的认识。
不细心、不认真的不良学习品质与学生的生性或后天的习得有关。有些学生天生粗心,学习粗枝大叶,毛毛草草;有的学生是后天习得的,以致于养成“草上飞”、“不扎根” 的不良习惯。
在我们这个浮躁的时代,学生拥有更多的是“草上飞”、“不扎根”、“如浮萍”、“蜻蜓点水”、“粗枝大叶”、“敷衍了事”的不良学习品质,因此我们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品质是学生学习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从根本上培养和提高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品质,是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的众望所归。
不细心、不认真的学习品质缺陷是可以弥补的。在教学中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并在实际操作中予以纠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细心、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从默写的角度看,给学生讲清多一撇添一点的危害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多一撇将“沁”写成“泌”, 阎锡山、冯玉祥兵败中原,被后人戏称中原混战是败在一撇上的战争;添一点将“乌鲁木齐”变成“鸟鲁木齐”,使厂家惨遭18万元的损失。血的教训,惨重的代价足以引起学生们的重视,从而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品质。
细心、认真的学习品质需要培养,善思考、善理解的学习品质更应该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默写“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学生将“岸”写成“暗”;让默写“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学生将“木”写成“暮”;让默写“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学生把“渔”写成“鱼”; 让默写“别有幽愁暗恨声,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将“幽”写成“忧”;让默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学生将“淘”写成“涛”。仔细思考,学生出错的原因在于不理解或没有动脑筋。“无边落木萧萧下”中的“落木”在高一《说“木叶”》中学过,如果动脑筋,善理解,把“木”理解成“木叶”的话,是不可能把“木”写成“暮”的;如果理解了“别有幽愁暗恨生”中的“幽”是内心深处的意思,就不可能把“幽”写成“忧”。
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思考不理解导致了常常写错字的结果,严重影响了多思考、善理解的学习品质的养成。
美国潜能成功学专家拿破仑·希尔说:“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其实很小,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却造就了巨大差异。”很小的差异指的是人的智力,巨大的差异指的是人生结果。长期拥有不思考不理解的学习品质缺陷,必然造就人生的“巨大差异”,因此培养学生多思考、善理解的学习品质尤显重要。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育学生多问“为什么”,即使一个词一句话都要问一问“为什么是这样”,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养成多思考、善理解的学习品质。
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矫正学生的不细心、不认真、不思考、不理解的不良学习品质或强化学生细心、认真、多思考、善理解的良好学习品质必将影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对学生的后续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