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资料1:毛泽东“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摘编
我们民族历来有一种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要把 它发扬起来。要把现在许多人中间流行的那种自私自 利,贪生怕死,贪污腐化,萎靡不振的风气,根本改 变过来。共产党历来更提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这种坚定正确的政洽方向,是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不能脱离的,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发 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 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共产党也有他的作风,就是:艰苦奋斗!这是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革命家的作风。
有个别的干部是被物质所诱惑,因而不愿忠实于共产主义的神圣事业,完全腐化了;另有若干干部则起了霉,要在太阳底下晒一晒才能恢复健康。所有这些坏事,所有这些弊端,在一部分军队与一部分机关 学校的干部中,都是或多或少地发生过的。今后所有 军队与机关学校的一切上级领导机关/必须着重于照 顾全局,掌握政策,对所属各单位的生产活动一定要 有统一的计划,统一的检查,绝对不容许再有各自为 政,闹独立性,破坏政策,破坏法令,侵害人民利 益,各单位互相斗争,互相妨碍,以及干部中贪污浪 费赌博等现象再行发生。如再有这类现象发生,必须 严申纪律,轻者批评,重者处罚,决不可对他们纵 容,反而美其名曰“宽大政策”。这就是经济工作中的整顿三风,我们必须毫不犹豫地执行。
丨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 傲的还在后头。在过了几十年之后来看中国人民民主 革命的胜利,就会使人们感觉那好像只是一出长剧的 一个短小的序幕。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 不是高潮。)中^^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 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 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 的作风。我们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 的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我 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浪费和贪污在性质上虽有若干不同,但浪费的损 失大于贪污,其结果又常与侵吞、盗窃和骗取国家财 物或收受他人贿赂的行为相接近。故严惩浪费,必须 与严惩贪污同时进行。浪费的范围极广,项目极多, 又是一个普遍的严重现象,故须着重地进行斗争,并 须定出惩治办法。
反贪污斗争和反浪费斗争的开展和深入,必将 接触到各方面存在着的各种程度的官僚主义和自由 主义的工作作风。这种作风,是贪污和浪费现象所 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中央要求党的各级领导 机关在此次精兵简政的工作中,在展开全国规模的 爱国增产节约运动中,在进行反对贪污和反对浪费 的斗争中,同时展开一个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凡 在其所属机关、部队、团体、学校或企业中发生了 严重的贪污现象或浪费现象,而事前毫无觉察、事 后又不厉行惩治者,称为严重的官僚主义分子。这 种严重的官僚主义分子,虽然没有亲手参加贪污行 为或浪费行为,亦应以失职论处,决不宽恕。
要严格地节约,反浪费。现在城市里头大反浪费, 乡村里头也反浪费。……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严格节约, 降低成本,实行经济核算,反对铺张浪费。
要勤俭建国,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 同甘共苦。同志们提出,厂长、校长可以住棚子, 我看这个法子好,特别是在困难的时候。我们长征 路上过草地,根本没有房子,就那么睡,朱总司令 走了四十天草地,也是那么睡,都过来了。我们的 部队,没有粮食,就吃树皮、树叶。同人民有福共 享,有祸同当,这是我们过去干过的,为什么现在 不能干呢?只要我们这样干了,就不会脱离群众。
要提倡勤俭建国。要使全体青年们懂得,我们的 国家现在还是一个很穷的国家,并且不可能在短时间 内根本改变这种状态,全靠青年和全体人民在几十年 时间内,团结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一个富强的 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 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 劳动。有些青年人以为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就应当什么 都好了,就可以不费气力享受现成的幸福生活了,这 是一种不实际的想法。
反对浪费,同批判其他缺点错误一样,好比洗 脸。人不是每天都要洗脸吗?中国共产党、民主党 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知识分子、工商业者、工人、 农民、手工业者,总之,我们六亿人口都要实行增产 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这不但在经济上有重大意义, 在政治上也有重大意^:。在我们的许多工作人员中间, 现在滋长着一种不愿意和群众同甘苦,喜欢计较个人 名利的危险倾向,这是很不好的。我们在增产节约运 动中要求精简机关,下放干部,使相当大的一批干部 回到生产中去,就是克服这种危险倾向的一个方法。 要^^全体干部和全体人民经常想到我国是一个社会主 义的大国,但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这是一个很 大的矛盾。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 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 勤俭建国的方针。